旅行健康网

首页 > 精品文章

境外旅行,这6种传染病你必须知道!

2018-10-30 医学界感染频道

不同国家,不同地域,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各有不同。作为域外旅行者,无论是公差要务,还是观光旅游,务必要把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,充分了解目的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,提前做好准备。

这里列出了6大重要传染病,以供域外旅行者参考,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。

一、疟疾

1、地理坐标:热带、亚热带。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柬埔寨等东南亚热带雨林,常见间日疟、三日疟发生;尼日利亚、坦桑尼亚、赞比亚、刚果等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,常见恶性疟发生。

2、流行季节:热带、亚热带一年四季都有发生,温带为夏秋季。

3、病原体:疟原虫。

4、传播途径:雌性按蚊叮咬。

5、主要表现:常为周期性寒战、高热,每次持续10分钟到数小时,热退后大汗,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、高度乏力。间日疟隔日一次,三日疟隔两日一次。恶行疟病情重,无周期性。 

 6、防范对策:进入非洲等恶性疟流行区的前2周应开始预防性服用抗疟药,持续到离开6~8周后;备好清凉油、风油精等驱蚊药;不要在黄昏和夜晚蚊子活动高峰期到野外活动;户外活动,穿长袖衣裤,不在野外露宿;住宿应寻找有纱门、纱窗、蚊帐等防蚊设施比较完善的宾馆或旅店,避免蚊子叮咬。

二、登革热

1、地理坐标:热带、亚热带。以菲律宾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印尼、印度、马尔代夫、斯里兰卡、新加坡等南亚、东南亚国家,以及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等南美洲国家发病率最高。   

2、流行季节:在热带、亚热带,全年均可发病。

3、病原体:登革热病毒。

4、传播途径:伊蚊(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)叮咬。

5、主要表现:急性起病,高热,可伴畏寒,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℃。部分患者发热3-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,1-3日后再度上升,称为双峰热型。发热时可伴头痛,全身肌肉、骨骼和关节疼痛,明显乏力,并可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。少数出现皮疹、淋巴结肿大。

6、防范对策:备好清凉油、风油精等驱蚊药;不要在黄昏和夜晚蚊子活动高峰期到野外活动、长时间逗留;户外活动,穿长袖衣裤,不在野外露宿;住宿应寻找有纱门、纱窗、蚊帐等防蚊设施比较完善的宾馆或旅店,避免蚊子叮咬。

三、黄热病  

1、地理坐标:安哥拉、肯尼亚、布隆迪、利比里亚、埃塞俄比亚和冈比亚等大多数非洲热带国家;玻利维亚、巴西、阿根廷、哥伦比亚和秘鲁等大多数中南美洲国家。

2、流行季节:全年均有流行,3-4月份高发。   

3、病原体:黄热病病毒。 

4、传播途径:伊蚊(花斑蚊)叮咬。

5、主要表现:急性起病,寒战、发热(可达39-41℃),全身不适,头痛、肌痛,厌食、恶心、呕吐,烦躁、易怒、头晕等。重症者出现黄疸,故谓“黄热病”。

6、防范对策:准备去黄热病流行地区者至少应提前10天、最好是提前1个月接种黄热病疫苗。备好清凉油、风油精等驱蚊药;不要在黄昏和夜晚蚊子活动高峰期到户外活动;户外活动,穿长袖衣裤,不在野外露宿;住宿应寻找有纱门、纱窗、蚊帐等防蚊设施比较完善的宾馆或旅店,避免蚊子叮咬。 

四、霍乱 

1、地理坐标:印度恒河三角洲曾被称为“霍乱的策源地”。印度、孟加拉、巴基斯坦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尼泊尔、斯里兰卡、埃及等南亚、东南亚和中东国家,索马里、尼日利亚、肯尼亚等南部非洲国家是霍乱高发地区。

2、流行季节:夏秋季,主要为每年的5-10月。

3、病原体:霍乱弧菌。

4、传播途径:消化道,进食被病菌污染的食物。

5、主要表现:严重腹泻,大多数患者不伴有腹痛,不发热。大便开始为黄水样,腹泻1-2次后大便形状如米泔水样,少数患者有血性水样便或柏油样便。 因严重脱水,可致循环衰竭和肾衰竭。

6、防范对策:不喝生水、不吃不洁食物、不生食海(水)产品、食物制作加工要生熟分开、饭前便后洗手,瓜果一定洗净或削皮后食用。不在流行区的江湖里以及淡水与海水交汇处的河汊里游泳。

五、埃博拉病毒出血热  

1、地理坐标:苏丹、加蓬、刚果民主共和国、科特迪瓦、南非、乌干达、几内亚、利比亚、塞拉利昂、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。

2、流行季节: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无特别的高峰时间。

3、病原体:埃博拉病毒。

4、传播途径:通过患者的分泌物如呕吐物,腹泻物或血液传播,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。

5、主要表现:急性起病,高热、畏寒、极度乏力、头痛、肌痛、咽痛,并可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粘液便或血便等消化道症状。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改变,如嗜睡、谵妄等症状,伴有鼻、口腔、结膜、胃肠道、阴道、皮肤出血等出血表现。

6、防范对策:最好的防范对策是不去高危地区旅行。一旦进入高危地区,在受影响的热带雨林,应尽量减少与高风险感染动物的接触(如:果蝠、猴子或猿)。如果怀疑某动物已被感染,一定要远离之;动物类食品一定高温加工后食用。

六、寨卡病毒病  

1、地理坐标:哥伦比亚、巴西、巴拿马、墨西哥、玻利维亚、委内瑞拉等大多数南美洲国家;雅普岛、波利尼西亚等太平洋岛国;埃及、中非共和国、坦桑尼亚、乌干达、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。泰国、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发生。

2、流行季节:热带和亚热带,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疫情高峰为夏秋季。

3、病原体:寨卡病毒。

4、传播途径:伊蚊叮咬;母婴传播(经胎盘)。

5、主要表现:大多数人为隐性感染,无任何表现。仅有少数人出现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、肌肉痛、结膜炎等临床表现,一般持续2-7天后自愈,很少有重症和死亡病例。其主要危害是,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。  

6、防范对策:孕妇或备孕女性尽量不要去寨卡病毒病的高发区。去疫区者,要备好清凉油、风油精等驱蚊药;不要在蚊子活动的高峰期到户外活动;户外活动,穿长袖衣裤,不在野外露宿;住宿应寻找有纱门、纱窗、蚊帐等防蚊设施比较完善的宾馆或旅店,避免蚊子叮咬。

本文转载自“医学界感染频道”,转载仅作观点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版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